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马不停蹄地回到招待所,韩印便着手将案情分析落实到报告之中。
其实昨夜勘察过抛尸现场,他对两起案件的性质已大概有了判断,上午又对被害人以及凶手选择被害人的模式进行一番研究之后,便更加确定——1996年“1.18碎尸案”
与2012年“1·4碎尸案”
,非同一凶手作案。
依据:
先说“1·18碎尸案”
。
韩印把凶手在整个案子中的行为分为四个步骤:强奸、杀人、碎尸、抛尸。
具体分析,为什么导火索是强奸?这点对于当年专案组来说,只能算是推断,但韩印可以从行为证据分析中给予肯定。
那就是凶手为什么要对被害人的整个生殖器甚至骨盆部位进行特别处理。
当年专案组分析,该部分残骸可能因为凶手心理变态将其保留作为纪念,而通过昨夜的现场勘察,韩印确信凶手把该部分甚至还有作案工具都扔到了水流汹涌的古江中。
这是一个完美洗清罪证的办法,同时也体现了凶手思想成熟、思维缜密、个性过于谨慎的特征。
杀人肯定意在灭口,这点没什么好说的。
而碎尸当然是为了抛尸方便隐秘,但为什么要碎得那么细?为什么要用沸水浸烫?为什么要规整内脏?为什么叠放衣物?这些让常人难以理解的问题,最终被解读为心理变态,实则不然。
——碎尸细致实为工具所限。
凶手性格过于谨慎,杀人之后,不敢贸然购买专业碎尸工具,只好就地取材,以家用菜刀和手锯为主。
但菜刀显然无法直接把尸体切成碎块,尤其是僵硬了以及冰冻的尸体。
于是他只好采取先把皮肉片去,之后再以锯条锯骨的笨办法。
而肉片冰冻之后,也易于片割,再拘于切菜刀的片割面积有限,便给人以精细繁多之感。
当然这其中的怨恨心理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正常人来说,杀人之后肯定会害怕,接着便是懊悔,在此两种情绪的困扰下,出于本能的自我认同,凶手心里便会产生对死者的怨恨,以至于在进行碎尸时会更加果敢和精细,借以宣泄不安。
但宣泄之后,又会对死者产生内疚,尤其死者是他先前相识之人,这种情绪便下意识地体现到整齐叠放死者衣物上。
而将内脏规整到塑料袋中,实为担心血迹渗漏留下罪证。
至于用沸水反复浸烫尸体,这牵涉到一个比较简单的生活常识,而且法医顾菲菲已经解读得很清楚。
日常生活中,从冰箱里取出一块冻肉,必须要缓一下,等它稍微化冻了才好切。
韩印分析,凶手杀人后,一开始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尸体,而是在时隔一天或者两天之后才决定碎尸。
当年适逢J市最冷的一年冬天,尸体已经冻实了,凶手又无法等待自然化冻,遂用沸水助力,几番反复,尸体自然会出现犹如被煮过的泛红迹象。
处理完尸体,最后一步便是抛尸了。
至于抛尸的次数,如韩印昨夜的分析,共为两次:凶手先乘公交车于虎王山抛掉头颅,后以自行车一次性抛掉其余部分。
先来分析第二次抛尸:起点为作案现场,凶手在越过心理安全距离之后开始抛尸。
这个心理安全距离,没有确定值,主要还是要根据环境、交通工具和气力等来决定,理论上当然是越远越好,但也有就近抛尸的。
比如2011年某碎尸案,凶手便把被害人的尸体碎块抛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内。
说回本案,抛尸起点为作案现场,终点为古江边,这是凶手明确的,其余地点的选择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主要是根据负重和隐蔽性以及行路方便与否来定的,绝对谈不上故意抛尸闹市,企图挑战警方。
那么第一次抛尸虎王山的意图,肯定是想掩盖死者身份,或者尽可能拖延警方查明死者身份的时间。
至于凶手为什么不把头颅往虎王山密林深处抛,其实答案很简单,那是源于人类对黑暗和未知危险的恐惧。
一次有预谋有计划的穿越,究竟是为了发现探索新世界?还是为了逃离家园故乡?苏子恒孤身一人来到这个群雄四起,各国纷战不休的大陆,他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努力活下去,然后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本书讲述了一个语文老师在古代用黑科技改变历史进程的故事。人问他道既然这个世界注定要毁灭,为什么你还要那么努力?他淡淡回答...
左手登峰造极的医术。右手出神入化的毒术。少年丁浩,医毒双绝。要生,我能救你!要死,我能毒你!绝世毒医,闯荡花都,天下无敌...
穿越汉末刘协,我特么居然是皇帝?眼看黄巾四起,群雄作乱,我当皇帝的也没飞机大炮自行车,这可怎么办?俩字召唤!让秦琼去和关羽比比武力,让岳飞和曹操比比带兵,还不够?白马神枪薛仁贵,去把赵云给我挑了!...
她是人人皆知的弃妃,却没有人知道她是穿越而来的杀手。杀手女王穿越化身妩媚王妃,从此王爷摊上大事儿了...
惨遭灭门的修士女魂穿异界来到一个古老红尘中一个被毁容的女子身上。爹不疼娘不爱,新婚十日被宠妾毁了容。某女大吼老子来了,颤抖吧天朝!原书名醉云瑶改成重生金牌弃妇...
身为宰相嫡女,却被爱人和堂妹陷害,不仅自己身死,就连整个宰相府都葬送了。重生归来,这一世她要远离皇权,远离渣男和心机女。她只想守护住自己的家人。不过,这位大皇子,你总是靠上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