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种甄选方法的确取走了斯坦因所遗的所有艺术品和藏经洞内的文献精华,使巴黎所存文书在价值上远远高于伦敦藏卷。”
相比较之下斯坦因就弱爆了。
因为这家伙尽量挑选整齐而又漂亮的文书,学术价值如何不管,他看不懂。
提到这里的时候,王永兴痛心疾首。
因为别人不清楚,苏亦再清楚不过,王永兴对敦煌学研究最为擅长的地方就是在敦煌文书。
不过国内学者之所以重视敦煌学,也跟伯希和有关。
1908年伯希和离开敦煌前往北京,第二年的北京宴会上,伯希和将其随身携带的敦煌写本公之于众,顿时震动了整个北京学术界,当时罗振玉跟王国维他们很快就认识到这些经卷的价值,呼吁清政府加以保护。
因为罗振玉的个人威望,他们的呼吁起到作用了。
宣统二年(1910年),清朝学部电令陕甘总督毛庆蕃,“尽其洞中所存者一律搜买护解省垣(省城)。”
然而,学部的本意是好的,还给了六千白银用于购买经卷。
结果执行的时候,就有些蛋疼了。
六千白银直接被县令私吞,散落在外面的经卷一卷都没买,不仅如此,王道士藏起来的经卷也没人管。
导致大量藏文卷子、夹板贝叶写经、绢画文献散落民间。
“前往敦煌的1911-1912年大谷探险队、1914年斯坦因,1914-1915年的奥登堡,都从王道士那里买到数百件敦煌写卷和一些绢画以及从当地收集了大量残卷。”
“不仅如此,运送到京城的藏经洞材料在途中和进京后又经人为截胡了,有价值的经卷被调走,而将普通佛典弄成好几份滥竽充数。
这也是为何如今北京图书馆藏卷宗多为一件写经断为十五、六截的残状。
这种本世纪早期人为造成的经卷残缺不全的情形导致了藏经洞的文献至今无法全部复原,仍然散落在世界各地。”
听到这话,苏亦突然想起来,在莫高窟三清宫前那句陈寅恪的“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
其实这句话也是出自陈寅恪1930年给陈垣《敦煌劫余录》作的序,原话是“或曰,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
陈寅恪的本意是引用这句别人说的话,对当时学界基于这一论断的一些倾向加以批判。
大多数人对这句话的认识,以至把它刻在莫高窟石头上的做法,都与陈寅恪的本意南辕北辙。
但不管如何,敦煌文物流失在世界各地,确实一段伤心史。
“而敦煌学之所以具有世界性,根源在于敦煌宝藏发现后,其文献和文物流散世界各地,大批收集品集中于伦敦、巴黎和圣彼得堡,西方学者得以先行研究发表。
敦煌学实际上兴起于国外,其中,法国汉学家起步最早,且长期居于领先地位,以沙畹、伯希和、马伯乐为代表。
1909年,因为伯希和在敦煌所获宝藏,法国最高学府法兰西学院特别设立西域语言、历史和考古讲”
。
敦煌学初兴之际,国外汉学家用心之专、用力之勤、成果之丰,足令国内学者汗颜。”
“当然,国内学者,也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早在民国时期,国内的学者一直试图把汉学中心从巴黎还有东京变成北平。
这点,咱们苏亦同学在新生见面上有做过发言,我就不赘述了。”
果然,王永兴对苏亦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讲课的时候,还不忘了引用他的观点。
一下子,众人的目光又再次落在苏亦的身上,使得他再一次成为阶梯教室里面最靓的崽。
一个意外到来的卑微生命,面对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日寇铁蹄犯我中华,夺我土地,杀我同胞,辱我姐妹,淞沪血,南京泪,中国人民举国而战,中国军人前仆后继,正面战场尸山血海,敌后游击前仆后继,以血肉之躯重铸我中华民族钢铁长城,胜利来之不易,乃三千五百万军民牺牲所换取。历史不容忘记,更不容扭曲,忘记历史等于背叛!我以我血荐轩辕!...
...
末世大佬姜丝跟丧尸皇同归于尽,身穿阿贝尔星际。阿贝尔星系人口却一直下降,200年没有新人口诞生。新来原始物种姜丝具有100的生育值,意味着打一炮双响,这还了得?于是姜丝找了帝国不孕不育亲王兼元帅做老公,仗着不用生孩子一心搞事业,成了种植大师,药剂大师,古文大师,一天姜丝呕吐不止,肚里怀崽的信息通过光脑进了生育库,整个星际沸腾了,200年了,终于有崽了,姜丝瞬间成了真正的星际团宠...
巫为万法之祖,机缘巧合下,丁晓聪成为了巫觋门徒,等待他的,将是怎样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本书中各类术法以及方子请勿试用,否则后果自负!)ps本书其实是正宗传统灵异文。...
十四岁,情窦初开的她遇到莫秦北,所有旖旎遐想都给了这个男人。整整十年,她就是莫秦北心头的白月光,捧在手心,舍不得碰。后来,她终于得到了他的心,他却成了别人的丈夫。十年深情,成了一场空欢喜。当初爱有多深,现在恨就有多浓。她再次归来,一心只想弄死他!公司要上市?搅黄!女配假怀孕?弄掉!她坏事做绝,转身投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这个男人却把她宠上天爱入骨!每一个爱情里的狠角色,只是因为,她还没遇到那个对的人。...
大少叶枫因为一场阴谋被绑架割喉杀死,可一个月后却重回都市,从此他神秘而强大,成为人人畏惧的血色狂少。一个是仙女般美丽的姐姐,一个英俊帅气又神奇的弟弟!这是弟弟和美女姐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