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救灾工作依然以铁路公司为主导,低调的进行中,已经甚少有饿死人的情况了,并且灾民自救之后,大明的财政负担也大大减轻,大量灾区的手工艺品出口各国,倒也带上了一种感情色彩,很多西方国家不但不禁止,那些带有理想主义或者道德崇高感的媒体,还大声呼吁购买这些来自灾区的手工艺品,就是在救灾,宗教团体也在本国宣扬这种理念,每每组织募捐的时候,还以出售这些商品为方式,在这种道德感召下,购买中国手工产品,甚至成了一种流行文化了。
虽然说让西方人带着道德优势,以一种施恩的心态购买中国的工艺品,有些伤自尊,但客观带动了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在西方的流行,手工艺品跟工业产品最大的不同是,其中带有文化的因素,也对中国文化在西方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救灾工作其实已经完全进入正规,甚至可以说已经基本成功了,因为各地的灾情已经开始好转,最多明年灾区就不再是大明财政的负担,甚至能通过扩大的贸易,带来经济效益。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政府的工作渐渐回归到正轨,不用一切都围绕着救灾转了,随着运输的改善,灾区的粮食主要来自美洲,大明国内的粮价开始回落,从最高的四两一担,回落到了二两一担,但之前一两一担粮食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灾是救过去了,但政府却背上了一个巨大的包袱,不得不开始寻求善后事宜。
这时候朱敬伦提出革新的要求,对政府来说,也有着客观的需求,因为太需要扩大财政基础了,否则连债务利息都可能还不上,这样大明政府就要被债主接管了。
大明前后欠下了五亿两内债,以及折合白银十三亿两的美国和英国债务,平均四厘的低息,每年也得七千多万两,而且还有镑亏问题,每年的利息恐怕会达到八千万两。
所以:“我国政府必须高关税税率,扩大关税收入,以此偿还外债。”
大明总税务司张子良对威妥玛说道。
张子良十多年前就已经当上了大明最大的口岸九龙税务司,十来年下来,终于爬上了大明总税务司的高位,他卸去九龙税务司之后,去欧洲考察学习了两年,当时德国刚刚打败法国,正在成为后起之国探索的榜样,德国经济学家在国际上的声音也大了起来,于是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那一套用关税保护脆弱工业发展,而不是英国那一套对比优势理论,打动了张子良。
或者说张子良主要是因为他是总税务司,所以才倾向于提高关税,他需要用增加财政收入来取得政绩,另外还能加上一套保护本国工业的堂皇大旗,何乐而不为。
威妥玛却不接受,他是得知了大明税务司通过的明年税收章程后,得到英国外交大臣的训令,要他尽量制止大明这种侵害英国商业利益的政策,英国人认为,大明的新税则,几乎是针对英国的。
“不不不,贵国必须遵循与我国的约定,否则我国有权力采取相应的制衡措施,这会让两国陷入不利境地的。”
张子良点点头:“希望贵国理解,我国提高关税,实乃为了偿还债务,尤其是外债,更在优先偿还之列,而贵国是我国最大的债主,我想贵国不能对本国的金融业的利益得失,视而不见吧?”
威妥玛耸耸肩:“这是两码事,偿还债务是贵国的责任,贵国在借债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允诺,以自己本该履行的承诺作为损害我国利益的理由,这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至于贵国的偿债问题,除了关税,还有别的方式筹集资金的。”
张子良摇摇头:“纵观列国税则,贵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法国紧随之,而我国亦随其后,我国税率值百抽五,堪称世界最低。敢问贵使,我国的利益是否被侵犯了呢?”
英国在完成了工业革命之后,在各种产业上,对其他国家形成了绝对优势,于是开始鼓吹自由贸易,为了做表率,他们第一单方面宣布大幅度削减英国关税水平,将大部分商品的税率都限定在了15%以下。
法国人被英国成功忽悠,也加入了自由贸易体系,削减了大量的高税率。可是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德国,一个是美国,却始终信奉保护主义,德国关税平均超过百分之三十,美国在这次经济危机期间,大幅度提高了关税,高达百分之四十七。
大明的低关税,却并不是被英国忽悠的,主要还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大明独立建国的时候,如果不接受英国的相关关税,他们就不可能承认大明,当时不承认大明,那对大明来说可是生死攸关的,况且当时满清的海关权力都转让给了英国,大明即使接受了低关税,至少还把海关权力拿了回来。
现在大明想要行使这种权力了。
威妥玛知道张子良的意思,但他还是正色道:“还请贵国以国际公法为守则,尊重贵我两国签订之贸易协定。”
张子良叹道:“我国与贵国之贸易条款,是1866年签订之商务协定,此协定已经过去了十二年,还有三年即将到期。如果此次贵我两国不能达成新的贸易协定,我想我国政府无论如何是不会延续这份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