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话透露出普通百姓在这乱世中的艰难,也更加坚定了刘策想要改变这个世道的决心。
然后赵弛指向身旁一人接着说道:“这是我阿弟,名叫赵松,也想学好手艺。”
赵松连忙朝着刘策行了一礼:“小人赵松,见过护国公。”
闲聊几句后,刘策叫人找来一块纯铜块放在一个浅口的坩埚中,再放入炼制镔铁的炭火熔炉里,然后大声对身边的人说道:
“记住第一天的要诀,以红铜为准,铜固则烧,铜溶则停……”
其实第一天的重点就是要将温度保持在一千到一千二百摄氏度之间,不能高也不能低。
温度低了,碳吸收不好,温度高了,铁会熔化,就是要保持在碳能吸收但铁粉又不溶化的状态。
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摄氏度这个单位,短时间内没办法让他们理解一千摄氏度的概念,就算能解释清楚,也没有能够测量炉温的器具。
所以就只能用红铜来衡量,铜的熔点在一千零八十三摄氏度,如果铜块熔化了,说明温度够高,需要适当减少进风量,如果铜块凝固,说明温度已经降到一千零八十三摄氏度以下,需要适当升温了,尽量让铜块保持在半溶半固的状态。
至于放在炭火中的那把铁刀也是用来参考温度的,铜块的熔点只是作为最初学习阶段的参考物,记住这个温度范围内铁刀有多红,有经验了以后就不再需要铜块,直接观察铁刀有多红就能判断温度的高低。
接着刘策便对赵弛说道:“你还可以观察这把铁刀,记住它的颜色,便能估计出该烧还是该停。”
刘策把需要注意的细节全部告诉了赵弛,赵弛认真的听着,心里一一记下,看着刘策对赵弛认真的讲解,其他的一些学徒也都认真听了起来。
只要是认真想学的人,刘策都是反复耐心地教,没有半点藏私,直到完全学会。
本就不复杂,一共就几个步骤而已,一听就能明白,很容易记住。
该交代的都交代完后,刘策也就离开了,现在只需要让熔炉内温度保持二十四小时,不需要什么技术操作,学徒们轮流拉风箱和加碳就行了,都是体力活,没必要一直守在这里。
次日。
刘策随便吃了些早点,便独自朝着军器监的方向慢悠悠地走去。
青羊宫距离军器监大约有五六里路程,刘策边走边逛,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因为他想多了解一下当前的社会情况,除了逛之外,他还会注意听身边的路人讨论的话题。
进入军器监,几个学徒依然认真地轮流拉着风箱,维持炉温。
刘策上前去观察了一会儿,见温度保持得不错,满意地点了点头,想必几个学徒已经有了些经验。
镔铁炼制的第一步需要持续二十四小时,要到午后才需要进行第二步,现在时间还早,于是刘策又让旁边一位铁匠去准备一小块青铜,也就是纯铜加百分之二十五的铅形成的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