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厂的匠目姓王,他尝到了技术垄断的甜头。所以,朴先生来了以后,他曾经千方百计的想学到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可是,他们有着语言上的障碍无法沟通。后来,他就把注意力放在了朴先生的翻译身上。只可惜之那些翻译都是门外汉,连朴先生的话都听不明白,只是想当然的信口开河。
董照勇来了之后,他发现这个年轻的翻译,跟以往那些只说不做的翻译不一样。他除了本职工作之外,很多时候都按着朴先生的指导和旨意,自己带头动手去做。而且不分工种和岗位,不厌其烦的做到最好。所以,王匠目认定了,董照勇得了朴先生的真传。而当时工厂的技术水平,是长期停滞在原封不动的状态下。能得到外来技术人员的新技能,是匠目们所期盼的。所以,朴先生一走,王匠目立刻就将董照勇拉进了枪厂。
董照勇没有让王匠目失望,他把在朴先生身上学到的,严谨、认真、负责,以及精益求精的那种工作作风,发扬光大到了极致。
董照勇努力的,甚至于是有些饥渴的,向朴先生以及一些老工匠们学习技艺,就是为了将来的离开做的打算。他背负着一个家庭背井离乡,压力可想而知。他需要有一技傍身,那样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养家糊口。
董照勇也曾想过马上离开,也设想了离开的办法。先将母亲和李留弟主仆三人,还有春荷一起,悄悄的送往顺德二姨的家里,尽量不让董旺全知道,如果知道了,就是说走个亲戚也无可厚非。然后由顺德去天津,只要她们走了,剩下的大雨、猫囡他们三人,随时可以溜走。
可是,他舍不得美多,如果他现在走了,他们此生将再无可能。他不知道倾国倾城该是什么模样,也没见过倾国倾城的真人版本。美多是他见过的最完美的女孩儿,将来也一定会是一位最完美的女人。最主要的是,他无法克制住自己对她的思念。
她那双圆圆的或弯弯的,簇着火或含着水的清眸;那卷翘着的纤长的睫羽;那时隐时现的一对酒窝;以及她的一颦一笑一喜一悲,都让他因感同身受而千肠百结。
只要董照勇的大脑一空闲下来,“美多”就一定会趁虚而入。然后,他就会五迷三道的傻笑和自言自语。
董孙氏说他:是为情所困。
李留弟说他:越得不到的越迷恋,想念也会让人癫狂。
春荷说他:大少爷重情重义,才会情根深种。
可董照勇却煞有介事的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我们是前世有着一段未了情缘,才会在今生幻化衍生出千丝万缕。美多就是我前生的挚友挚爱,注定了今世我们要举案齐眉。所以,我第一眼见她,就觉得好生熟悉,似老友相逢一般,这就是缘分。今生我就要随缘、随心、随意、随性的与她共度,才觉悠然。”
董照勇对美多的情意,在家中可以毫无忌讳的肆意渲染,可是在面对美多时却是讳莫如深。他怕年纪尚小的美多因此心生反感,怕她嫌弃自己思想龌龊。所以,他只能倍受煎熬的若即若离的守望着。
他在心里定下两年期限,两年之后即便不能与之成婚,也要把她定为自己的未婚之妻。只有在他与美多的事情尘埃落定以后,他才能考虑离开。否则,他一定会遗憾终生。
两年来时局动荡,民不聊生,工人罢工要求提高工资,各地农民连续进行抗税斗争,甚至攻打占领州县。加之自然灾害不断,民间物资匮乏,很多人都挣扎在生死线上。董照勇不断的通过董旺全,了解着父亲与祖母的状况,得知他们衣食无忧、家门安定,便放下心来。
可是,春荷在一九一四年春天,得到的消息就很悲惨了。
那个初春,春荷不断的做恶梦,梦见自己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父亲,有时在黄沙弥漫的坎坷路上,有时在浑浊翻腾的河水中,有时在黑雾弥漫的空间里,呼喊叫骂寻找着自己。他说:他饿、他冷、他无处栖身,又无处可去。
春荷每每被噩梦惊醒,就难以入睡。她虽然怒其不争、恨其绝情、怨其自私,但那终归是自己的父亲。而那两间飘摇欲坠的草房,是自己爱恨交织的家。虽然不想再回到那种饥寒交迫中,但对那里的人却依然有着丝丝缕缕的牵挂。也许,这就是血缘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