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影阅响读。比如当你看完这句话后,才发这现里的字全是都乱的。”
这就是简渊写的字。
简渊转过身,对着众人说道:“如果是经常上网的人,应该都在朋友圈或者空间之类的地方,看到过我写的这段话吧。今天,我想根据这个问题,详细说一下潜意识的一些作用,比如脑补。”
“在此之前,我想问问,大家在生活中,应该都有写作的时候,出现错别字的情况吧?”简渊问道。
众人都是点点头。
简渊继续说道:“还有这种情况,你写完了一篇文章,自己检查了一遍,改掉了一些错字。但是当别人去看的时候,总能找到你发现不了的错字,但是你明明已经检查了。从而产生一种‘为什么我当初没有发现’的疑惑。”
众人又都点点头。
“如果我说,这其实就是潜意识干涉的影响呢?”简渊笑道:“比如一本小说错别字很多,这可能不是作者不细心,而是他已经被潜意识所影响了。因为错别字的问题,和刚刚汉字顺序的问题,其实有连贯之处。”
简渊解释道:“其实写作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分成两步,分别是创作,和检查。而检查基本是分两种,自我检查,和他人检查。但问题是,他人检查的效果,永远比自我检查的效果好。”
“所以从事实上看,自查通常意义上不具有很高效率。就像小时候考试,每次都会有很浅显的失误,但是明明在交卷之前检查过,为什么还会有遗漏呢?这个问题其实也困扰了我很久,直到我后来对潜意识了解加深,才发现这种情况不是个例,而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的经历。”
一个带着金丝眼镜的人问道:“确实,我的学生写的论文,总是出现错字。我每次的都很生气,不过我却没有对这个问题真正思考过。不过这和潜意识的关联在什么地方呢?”
简渊笑道:“其实,人的大脑就是一个最精密的一起。因此,人类与生俱来一种能力,就是粗略扫描即可自动排序。”
“我翻阅了很多书籍后,又通过对自我的研究发现,人眼在看文字的时候,不是一个字一个字逐个扫描的,而是成区域的扫视。我通过实验发现,人眼盯着一个汉字看的时候,余光可以看到这个汉字左边的1-2个汉字,右边2-3个汉字,加起来,人眼一次最多能看5-6个汉字。同时,在阅读整段文章时,眼睛经常是跨行阅读,跳跃着前进——也就是所谓的一目十行。”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看到我刚刚在黑板上写的那句话时,因为内容常见,句式简单,眼睛粗略扫描后,潜意识便默认这句话不用深加工,大脑的浅层意识会自动对文字排序,以自认为正确的形式解读。”
这时候,大家都有些兴趣,有些人甚至随身带着书或者笔记,这个时候自己试一试,发现自己在看这些内容的时候,因为熟悉所以根本不用细度。
简渊这时候说道:“所以我总结了一下,那就是人的大脑在熟悉的领域,整体性知觉优于细节,可以自动脑补。”
“脑补......”顾异同问道:“你说人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整体性知觉会优先于细节。能不能给点更具体的例子?”
“这个简单。”简渊拿着桌子上的纸币,写了一行字,交给了顾异同,说道:“顾先生,请你看完直接念出来,不要犹豫。”
顾异同点点头:“好。”
简渊把那张纸给顾异同展示,上面写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床前月明光,疑是上地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念出来吧。”简渊说道。
顾异同看到内容笑着说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写这句诗是做什么?”
简渊笑道:“等一下,顾先生你再仔细看一下,你脑海里浮现的诗句,和我写的真的一样吗?”
顾异同再仔细一看,才发现简渊写的前两句是“床前月明光,疑是上地霜。”字的位置调换了,但是他真的没看出来!
简渊说道:“看!这就是你的潜意识在脑补。这句话乍一看,完全没有问题,如果让你念出来,也是按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顺序来。如果不提醒你,你跟发现不了。因为人在阅读时,已经进行了脑补。潜意识已经将这两句错误的诗句,与记忆中的对诗句进行对应,对一个句子的内容很熟悉,看到大体的结构,就能够‘脑补’出正确的形态。。
“脑补,不是天马行空的胡乱猜测,而是必须基于一定的语境和上下文环境。这种情况只存在于已经接触过的事物中,如果是全新领域,联想的‘素材’不足,人就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甚至反复阅读才能理解,就很少出现看错字的情况。”
简渊看着大家都若有所思,于是进一步说道:“其实类似的原理在图像处理方面也很常见,面对一张熟悉的图片,马赛克也形同虚设。额,你们懂的,对吧?”
众人都是哄笑。在场的全都是男人,怎么会不懂这种事?不过这么一想,好像还真是......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