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什维尔这个城市,是一个副热带低气压的湿润气候,简单点说,就是纬度比较低,空气中的水分比较大,再加上地处大平原,所以冬天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暴风雪。
不过一般来说,这个地方的暴风雪强度都不太大,但如果是百年一遇的暴风雪,那威力就强多了,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躲在房屋里,如果在郊外,很容易出现事故。
詹姆斯.麦克弗森就是这种倒霉蛋,本来他好不容易用各种欺骗战术,带着纳什维尔军团的主力悄然撤退出去,结果刚离开没有一天,就遇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风雪。
这场堪称灾难的暴风雪,是在入夜时分开始的,又是刮风,又是鹅毛大雪,加上詹姆斯.麦克弗森当初带兵撤退的时候,为了达成突然性,没有提前预备太多的御寒帐篷,所以忽然碰到这种暴风雪后,一夜之间就冻死了近八千人,冻伤的人则超过了三万,几乎一下子就失去了战斗力。
更可怕的是,这场暴风雪一直持续了三天,积雪的厚度几乎能漫过普通人的小腿,这让整个部队进展缓慢,根本就无法再向前撤退了。
这个时候,按说撤退回纳什维尔是最好的办法,可让詹姆斯.麦克弗森气愤兼无语的是,就在他们刚带兵离开之后没多久,纳什维尔本地的民兵部队发现这个情况之后,居然立刻就主动向联盟军与中国人投降,换言之,詹姆斯.麦克弗森带兵离开两天后,纳什维尔就已经被中国人控制住了。
所以说,詹姆斯.麦克弗森面临的情况就是,前进走不了,后退也后退不了,只能继续呆在原地死死的扛着,承受那种每天都有人冻死的惨状。
最后的结果就是,詹姆斯.麦克弗森带着整个纳什维尔军团的主力。在原地停留了十五天,期间是寸步难行,因为寒冷与饥饿,最后只剩下了不到一万人逃出升天。这还是在纳什维尔的中国人无意追击的情况下才出现的。
这场因为天气因素,而造成的大规模减员(损失超过十一万),就被称之为“纳什维尔的严冬”,就损失数量与残酷程度来说,超过所有的战争。
总之。纳什维尔的这场惨剧,罪魁祸首其实是因为天气因素,不过因为死伤的都是外来的士兵,这些家属很多都是在华盛顿,纽约等地方,所以消息传回去之后,引起的反响也就格外的大,大多数的家属都不能接受,必须找一个宣泄口。
天气是无法当替罪羊的,所以指挥官詹姆斯.麦克弗森就成了替罪羊。大家都认为,正是因为他草率的带兵出城,这才碰上百年一遇的暴风雪,并造成如此重大的损失。
可惜的是,詹姆斯.麦克弗森本人并不能完全承担这种责任,所以大家后来又开始深挖,挖啊挖的,就把弗吉尼亚军团的指挥官伯恩赛德给挖出来了。
很多舆论认为,正是因为伯恩赛德的消极进攻,没有及时打通俄亥俄河与坎伯兰河之间的联系。无法及时输送物资去纳什维尔,这才导致詹姆斯.麦克弗森铤而走险的带兵撤退,所以如果说詹姆斯.麦克弗森有主要责任,伯恩赛德也要负连带责任。
虽然这场灾难中。人员损失很大,很多美国百姓都陷入了悲痛中,但对白宫来说,这却并不是不能接受或者不能处理的,对他们来说,最不能接受的。是纳什维尔的损失。
毕竟兵力损失了,还可以继续征召,反正美国人多,还有大量黑人,只要给点好处,兵员不是什么问题。
但是纳什维尔不同,这是个战略要地,一旦失去了这里,联盟国东西两方就可以连在一起,这就让联盟国的形势更加安稳,相反,对北方联邦政府来说,就是相当不好的事情。
更加让北方政府雪上加霜的是,进攻波士顿的乔治亚军团,也没有什么进展,不但没有收复波士顿,反而让英法联军把波士顿北方的地区给攻陷,几乎与加拿大的新英格兰地区连成一片。
总之,进入十二月份之后,对联邦政府来说,就几乎没有好消息,林肯接触的消息,除了失败还是失败。
如此多的失败,已经开始让合众国的民间气氛有所不满,很多资本家也对继续打下去持怀疑态度,民间已经有呼声,要求尽快停止战争,哪怕承认联盟国独立也没关系。
美国的老百姓现在是寻思过来了,反对南方独立的确是应该的,但如果为了维持这种领土上的独立,却需要付出自己亲人的生命与家庭财产的时候,那这种爱国心也就没必要了。、
毕竟这个时代的美国人也并不是到处走,很多人都是在自己出生的地方住一辈子,因此对于南方地区的事情,不妨碍自己的情况下可以支持统一,但如果消耗太大,需要把自己的亲人也送去送死的话,那大家就不会同意。
现在的问题来了,美国对底层民众因为承受更大的损失,收入也低,所以希望停战的呼声越来越高。
但美国的中产阶级因为损失不大,毕竟很多人就算当兵被俘虏了,也可以用钱赎回来,所以他们希望继续打下去,以维持南北双方他统一。
然而,美国此时的中产阶级毕竟是少数,美国社会也不像后世那样,是纺锤型结构,而是金字塔结构,底层民众的数量是最多的,而不是所谓中产阶级。
所以说,当纳什维尔的严冬这个惨案传回来之后,很多美国底层民众都开始想方设法的逃避服兵役,甚至连已经服兵役的人们,也在想方设法的逃离军营,不想继续跟南方人打了。
这样一来,美国政府的效率也就越来越低,治安环境越来越恶化,通货膨胀也越来越严重。
很明显,由于合众国那一连串的失败,民间已经对这种看不到希望的战争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